袁安仁 发表于 2024-3-15 12:37

有多少人还记得春耕中的这些农具?

春耕中的犁、耙、耖

人勤春来早,随着春天的到来,南方地区的农民又开始了一年中繁忙的春耕时节。

春耕,是农民期盼已久的时刻,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土地重新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对于水稻田,在春耕中要“二犁一耙一耖”才能种上早稻,即在插秧之前,需要犁二遍,耙、耖各一遍水田,那样早稻田的地力会大增,才有利于禾苗的茁壮成长。

               一.犁
在春耕中首当其冲的农具就是犁,以前农村春耕都是靠牛拉犁来翻耕水田,整个犁身除了三角形的犁头是铁制的以外,其他地方都是木头制作的,很少有一些犁是全铁制作的。

早春的气温还是很低,耕田人身穿棉袄,赤着脚驱赶牛下水田犁地,他右手紧紧握着犁把手,左手牵着穿在牛鼻子上的牛绳和拿一根竹桠丝(叫牛鞘棒)跟在黄牛后面,嘴里还不时发出的口令,决定自己和牛走路的方向,“溜溜”是转弯,“嗨嗨”是前进,“哗哗”是停止前进,需要牛快走,不时拿牛鞘棒打向牛的身躯,但常常是随手挥一挥,舍不得打牛,只是吓唬一下牛,其实有经验的老牛,都会“不待扬鞭自奋蹄”,真正能做到人牛协调,步调一致。

当他犁出第一道深深的壕沟时,新鲜的泥土一块块翻转上来,错落有致,像刚刚从蒸笼里煮出来的馒头一样不断地冒着地气,看到自己身后被翻起一垄垄新鲜的泥土铺在水田的上面时,令耕田人感到无比的富足与自豪。

二.耙
刚犁好的田,泥土粗硬,接着就要用到一种叫“耙”的农具,耙的作用就是把犁翻耕上来的成块泥土耙碎。

耙是有4根硬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木框,两根长硬木上安装着10多个木制的尖齿,如同妇人用的两排长齿梳子。牛轭上的两根绳子分别系于“耙”的两边。耙田时,耙田人把大木框平放水田里,自己的两只脚一前一后,分别跨站于前后两根宽木条上,一手牵牛绳,一手拿牛鞘棒,犹如骑马奔腾的将军,威风凛凛,觉得气势不凡,我也很想上去试试,却又不敢。

耙的尖齿在泥巴里面通过,渐渐地把这些泥块给耙碎了,头顶上低飞的燕子不时下来觅食,蛙鸣声此起彼伏。

古人说犁耙是一对团结合作的好兄弟,兄弟俩分工明确,哥哥负责犁田,一马当先,抢先下地劳作,刚卸下肩上的工具,弟弟就立马披挂上阵,完成自己的耙田整地工作。

刚耙好的泥块很大,农民用锄头把它切小,经过水里浸泡后的泥土会变得柔软,但还要让泥土休息几天后再次犁田也叫翻田,第二遍犁田比第一遍犁田省力多了。

三.耖
二耕后的田还不能插秧,因为水田不太平整,这时要有一种叫着“耖”(chào)的农具则可以把田泥精细化,水田里不至于出现凹凸不平而缺水的现象。

耖主要由上两根横杆,上面的横杆用来把扶,下杆安装着十几个个尖齿串成一横排,工作时耙齿是横排的,而耖齿是直排的,形状上如一把大梳子在梳理头发,又如一支大毛笔在水田里写字。同样套上牛轭,牛轭两边的两根绳子,分别系于两边的木框上,耖田人还是一手拿牛呼啸赶牛鞭,另一手拿牛绳,人站于耖后面,耖齿深深扎在水田里,牛拖起来很吃力。为了赶平泥面,耖田人用双手扶住横杆,牛一前行,耖田人如同手握十几支大毛笔挥毫酣书,有时双手用力往下压一点,有时双手轻提,入木三分如行云流水,绘画出一幅热闹的春耕图。经过几个来回后,高低不平的水田便平如水面、泥软成浆。

通过犁、耙、耖,水田已经大致平整,泥土已经稀软,等待插秧种田了。如此,年复一年,一代代的人在这片土地上忙碌耕耘、收获着。

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队把牛也买了,犁、耙、耖也分给了农户,村里出现了耕田专业户,大多数农户在春耕和夏种时都请他们前来耕田。

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农机具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更显示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犁、耙、耖,这些农具和操作程序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记忆深处的春耕透着质朴,透着泥土的芬芳,那味、那画面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


声明:本文转自   公众号:博野乡情 /张必强   在此致谢!

忧伤的河水 发表于 2024-3-15 20:52

楼主太有心了,感谢分享!{:zhch:}

壮志未酬 发表于 2024-3-15 21:26

谢谢楼主分享,我都看见过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24-3-16 11:00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zhch:}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多少人还记得春耕中的这些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