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幽兰猗猗 其香千年——《孔子传》读后感2000字: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希望每位同仁都能从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幸福。陶继新老师在他的文章《做一个幸福教师》中给我们提出了两条建议:第一,给自己一个梦想;第二,每一天都阅读和思考。客观来说,这两条建议恰到好处,有了梦想,便有了努力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明晰。至于阅读和思考,网络的解释最为妥帖,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幽兰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怀着仰望与敬佩,带着关切和伤感 ,我终于在双眼噙满泪水之时,合上了《孔子传》的最后一页。
mountain ridge,environment,man,trip,austrium,cross,cloud,mist,camera,climb,fog,nature
虽然,《史记》中有对孔子一生全面而最忠实的记载,但是,我还是想从现代人温热而亲切的笔触中去结识一个生动而鲜活的孔子,于是,我捧起了鲍鹏山的《孔子传》。
幽兰猗猗 其香千年——《孔子传》读后感2000字
一个古时贫贱家庭的少年,一个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是怎样的历练成为“万世师表”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详实的答案,也向我们再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
全书共六章,从“十五志于学”直到“七十从心所欲”,再现了被作者誉为“黑暗王国的残烛”的孔子的一生。回顾孔子的一生,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一意孤行,不尝有媚俗之态的桀骜身影。他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那个时代,以出身定尊卑。但是孔子却在年少之时,就为自己立下了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远大理想。当时社会,大道不行,人心险恶,礼制被废弃。所以,我们在代表他思想的著作《论语》里,看到最多的词语就是“君子”,就是“礼”,就是“仁”,而这样的思想,在那个弱肉强食和腐朽从上层开始的社会里要施行是何其艰难!但是孔子初心不改,虽然屡遭嘲笑和抛弃,但是他不曾停下于风尘中艰难跋涉的脚步。克己复礼,做品行最高尚的君子,以仁以礼来治理最好的国家,这是他一生的最美好愿望,于他自己,他做到了,于那些国家,他尽力了。那个身影虽然落寞和凄凉,但那个身影高大到能阴庇几千年……
我也是一名教师,读书时,我常会想象这样的一幅画卷,孔子领衔出场,一个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的全能老师,带着他那份理想与信念的执着,亦带着他那份人生哲学的豁达与幽默,和他的那些各色各异的弟子们展开一段又一段的旅途。他会把最美的赞誉毫不吝啬地送给最优秀的学生,他会给每一个学生最准确的评价,他会诚恳地说他们有些人身上也有自己学习的地方。他可以和学生同吃同住,偶尔顽皮的老师,也会收下学生送的干肉作为学费,但他从不会将一个身无分文的学生拒之门外。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与他们相伴,他们既是师生,也是父子,亦如朋友。以至在其中最优秀的颜回和子路死后,孔子哭的是那么悲恸!这是怎样让人动容的画面啊,这其中也许有经费的困难,学生的良莠不齐,教育的困难,但是,孔子,这个老师是如此的从容坚毅,一生之中纵有千羁万绊,他却从未放下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那一群以孔子领衔的师生群像,在我的眼前却愈来愈鲜活,栩栩如生。
​是的,孔子在政治上是不成功的。他一生辗转多国,却少有君王给他以真正的器重,有的视他如无物,有的把他当筹码,但他毫无尴尬与悲戚,因为他深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回到鲁国,孔子开始修编残缺不全的《诗》、《书》,订正《雅》、《颂》。最后他也完成了被为“六艺”的编修。这些典籍,既是他教育弟子的教材,也成了中华文化一脉相脉的血液。而他自己的思想和德行,也通过儒家的弟子和门人传承而发扬光大。
landscape view of snow-covered mountains and white clouds at rifflseehütte
孔子,对中国几干年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推动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几干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自觉承担起天下兴亡的重任。他们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已,“君子”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字眼;他们自觉地进行文化的传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修史集,兀兀穷年;他们还会在国家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写下一个个文人报国的传世佳话……杜甫,范仲淹,苏轼,岳飞,文天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周恩来……这数不胜数的名字,正是这崇高人格的伟大后继者。而这个名单,还将会越来越长。放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一个名字,传颂了两千多年,现世安稳,他温良敦厚的性格,他先天下的济世情怀,他那放诸现代仍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精神家园中最温暖的守望。
依稀之中,眼前不断涌现出一幅幅这样的画面:清贫之中,一个少年艰难前行;礼崩乐坏,他不厌其烦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四面碰壁,他欣然领受“丧家之犬”的“美名”;有教无类,他慨然给每个学生以相称的教育,并自豪地接受每一个人的膜拜;一段美妙的演奏,可以让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负使命,艰难中,编修“六艺”,著述传道……
他是春秋时代的一株幽兰,淡淡的香,一直飘了几千年……
先贤已逝,惟愿其道大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