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伟 龙婕 刘晶晶 王姿)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随着当阳市农业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坝陵街道群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兴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接到了二三十位村民打来的电话,家里时不时也有返乡的年轻人登门拜访,大家的目的不约而同,都是来了解村里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希望回乡种菜。 
90后村民张丰和80后村民杜江龙,是土生土长的群益村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成年后都选择去沿海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子女在家乡。去年五一期间,张丰返乡探亲,看到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运菜的车辆往来穿梭,红火的场景让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打算。张丰说,家里最开始也不同意,父母认为他好不容易出去了,不愿意他再回家。 找到村干部,了解产业现状,又反复与家人进行沟通,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张丰辞掉工作,回乡承包了100多亩田,并动员了包括杜江龙在内的5个好友,一同返乡种植蔬菜。 杜江龙最初也有些犹豫,“我在外面一年能挣接近10万元,当时回来怕赚不到钱,万一再亏本,心理落差就太大了。” 眼见好友们踌躇不定,张丰更坚定了决心,不断给大家打气:“我那会想的是,把他们叫回来了,要对他们负责,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做好。” 
经过多年的摸索,村里已经形成春秋种蔬菜,夏季种粮食的产业格局。去年9月,正值蔬菜种植季,张丰在60亩田里种下了莴苣苗,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和管理技术,村委会提供低价有机肥,张丰和团队主要负责种植管理和采收。在莴苣生长的几个月里,张丰常常整夜睡不着觉,“11月打霜的时候,就整夜守在这个棚里面,怕霜把蔬菜弄坏了。防治病虫害的时候,别人半个月打一次农药,我就反复查阅各种资料,向别人请教。” 
经过3个月的努力,去年12月,张丰的60亩田里,收获了40多万斤莴苣,“我们6个人,除掉自己的开销,平均大概每人赚了10多万元。原来一年在外面毛收入五六万块钱,现在一季比原来一年赚的还要多,感觉自己没走错路。” 今年,张丰和他的朋友都决定留在家乡,陪伴家人,乐当新农人。 杜江龙说:“在家每天帮小孩辅导作业,肯定更好。有信心做新型农民,家里不比外面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