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论坛[原临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赤脚论坛[原临沮论坛] 门户 查看主题

远安南安苏区: 重兵“围剿”下的不屈力量

发布者: 发布员 | 发布时间: 2021-6-17 17:18| 查看数: 11212|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旧址。

白云村猕猴桃种植基地。

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旧址内的陈设。

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旧址内展示的红军及游击队员使用过的武器。

初心印记

红色苏区反“围剿”

“杨柳青青杨柳花,郎当红军在我家。我郎当兵真英雄,跟着贺龙把敌杀……”

这一首流传在远安县茅坪场镇白云村的歌谣,记录着远安儿女不屈奋斗的记忆:

1932年10月,贺龙红三军独立师一部在师长卢冬生的率领下,在洪湖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后,辗转来到远安,与汤福林、黄冠柏率领的荆(门)当(阳)远(安)独立团会合。

稍微休整,独立师党委就合并了南漳、远安的地方党政军组织,在南漳、荆门、远安边界的黄茶院(今白云村四组)组建了中共南安县委和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在大堰塘等地建立了13个乡级苏维埃工农政府;合编南安游击队、远安游击队、西河游击队,成立了南安县游击纵队、南安县赤色警卫队等。

建立党、政、军、群团组织后,南安县政府广泛开展“热爱红军,踊跃参军”的宣传教育。数月之内,就有400多人加入了赤卫队、游击纵队和红军。

南安苏区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慌,于11月下旬启动了“围剿”。

面对强敌,他们以“巧”取胜。月溪畈战斗中,独立师二营乔装成娶亲队伍接近“剿共”队伍,攻其不备;独立师主力、游击纵队埋伏在四周,里应外合,不到一个小时就大获全胜。

坚持战斗,广泛宣传,南安县委、县政府的活动范围很快就扩展到了荆门、当阳、南漳等地,形成了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万的红色区域。

1933年1月,独立师奉命撤离远安,南安县委、县政府继续领导苏区人民进行反“围剿”斗争,取得了白云寺(今白云村)等战斗的胜利。

3月,国民党组织江陵、当阳等“五县联防剿共团”,大举进攻南安苏区,先后屠杀共产党员、赤卫队员、农协会员和无辜群众280多人,其中被杀绝的有73户。

因敌我力量悬殊,游击纵队孤立无援,5月,荆当远根据地最后一块红色区域——南安苏区失守。

远安儿女不屈不挠、舍生忘死,让只存在了八个月的南安苏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贺龙曾评价说,“卢冬生的独立师在荆当远坚持了一个时期,搞的不错。与主力会师,带来了几万白块洋和大量布匹,部队的情绪也很旺盛,对我们帮助很大。”


红色薪火

百年旧址展烽火

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旧址,坐落于远安县茅坪场镇白云村四组。

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半包围型的青砖房,一共三层,占据着方圆十里的制高点。

“建筑始建于1893年,距今已有近130年历史,1994年确认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说。

2019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宏华到白云村调研时,村党支部书记王运红反映,该旧址年久失修,急需修缮加固。

李宏华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县委、县政府。县委书记张立新当即指示:深入了解,拿出修缮方案。

7月,县文化和旅游局上报修缮施工方案。10月,茅坪场镇政府、白云村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启动修缮工作,并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硬化周边道路、清理废旧堰塘。项目于2020年6月完工。

走进展厅,“红色土地”“烽火岁月”“光照千秋”三个板块依次展开,从苏区简介到组织架构,从革命过程到深远影响,从英烈名录到革命歌谣……将那段悲壮的历史和盘托出。

“这里的大多数文字资料摘自《中共远安县党史资料汇编》和《林海风云》。”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向明德告诉记者,这两本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王大珍牵头编写的。

项目启动后,王大珍、李荣焕、杨凤兰等人重走南安苏区,采访革命后代、近亲属及知情人士,还外出拜访曾在远安工作过的老领导,收集了一大批珍贵史料。

展陈的《难忘的记忆 红军战士杨和清回忆录》一书,就是李荣焕采访远安籍红军战士中唯一的幸存者杨和清整理而成。

除了查阅地方党史资料,2020年,李宏华还牵头成立专班,根据布展需要,再次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核实。

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向晓红及向明德等人,到省图书馆、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县档案馆翻阅了近百卷历史档案,并以杨和清等人物为重点,展开深度挖掘,厘清了革命先辈的大致经历和生平事迹。

今年3月,旧址正式对外开放。短短3个月,旧址就吸引了3000余人次参观,并被列入“远安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赓续百年

绿色发展传新声

90年过去,当年红军和游击队员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这片土地,如今已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建设得欣欣向荣,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茅坪场镇白云村,位于大山深处,资源丰富。

过去,丰富的煤炭,是该村主要收入来源。鼎盛时,全村有煤矿企业17家,三分之二的村民在矿上务工。

后来,国家、省相继出台淘汰落后产能意见,要求全部退出煤炭行业。

“流血牺牲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大不了重头再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王运红的组织下,白云村不等不靠,开始另谋出路。

这时候,猕猴桃进入了白云村人的视野。

“我们这里水土好、昼夜温差大,很适合猕猴桃生长。”王运红说,以前品种不行,果子又小又酸,没人往田里种。

2013年底,村民周家龙引进优质品种“红阳”,丰产期时每亩收入2万元。看到了希望,2016年,白云村组织村民代表到四川学习,发现该品种不仅口感好,市场价值也不错,每斤可售17元。

回来后,村委会分组召开屋场会,党员干部入户算经济账,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号召村民种植“红阳”。“2018年,退出煤矿行业时,村民已经顺利转产,种了400余亩。”王运红告诉记者,现在,全村种植面积近1100亩。

除了扩大种植面积,白云村还想方设法打破种植瓶颈,邀请种植大户、植物专家授课;建立“猕猴桃种植技术交流群”,定期发布修枝、除草、防病等知识。打开销售市场,连续两年举办采摘节、展销会,不断扩大知名度、提升销售额……

三组村民张兴国在展销会上一战成名。“他们都说我们的果子大、果形好。每次带百余斤,全部销售一空。”

四年前,张兴国家里因病致贫,熟悉的煤矿也相继关闭。响应村里号召,他腾出了自己的1.1亩田,还租了2.8亩田,开始种植猕猴桃。

他种得很过细,施肥、杀虫、套袋……都小心翼翼的进行着。去年刚进入丰产期,张兴国的收入就突破了4万元,顺利脱贫摘帽。

“猕猴桃种好了,真的不比矿上务工差。”王运红也告诉记者,2019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种了300亩猕猴桃。今年,村集体将有可观的收入。

下一步,白云村还将在产品质量、包装、病虫害防治、直播销售等方面下功夫,种好、卖好“致富果”,带领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本版文字: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龚昌俊

通讯员 周磊

本版摄影: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通讯员 曾令蓉

史料支持: 远安县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最新评论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21-6-17 22:01
感谢分享,学习了
凤仙儿 发表于 2021-6-17 23:14
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帖子必须顶!还要顺手点个赞!
壮志未酬 发表于 2021-6-17 23:41
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安行天下 发表于 2021-6-18 07:59
倒拐子 发表于 2021-6-18 15:16
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帖子必须顶!还要顺手点个赞!
壮志未酬 发表于 2021-6-21 22:59
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介|联系我们|赤脚网 ( 鄂ICP备18015422号-4 )

GMT+8, 2024-3-28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网站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非本站认同之观点!删帖请用删帖卡,或联系【 bbs@yalj.net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管理:远安坤哥    主办单位:远安县临沮网信息管理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