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心旷 于 2013-1-2 00:15 编辑
心愿 ——浅谈与感悟家乡作家余宗银先生的《椿萱情思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诗外传》
雨后,七月的故乡,山村是一副淡雅的水墨画。月亮渐渐升起,坐在大门口的场子里乘凉,山风从对面的山坡轻轻走了过来,路过田野,穿过竹林,不沾一丝尘埃的贴在我的脸上,拂煦。听着沟壑里积满潺潺的流水,还有三两只田蛙的歌鸣,这感觉,简直比神仙还要快活享受。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里面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用在这风月的山村夜景,是再恰当不过。尽管,现在是夏天。
原打算,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下山到县城的。可醒来后,发现窗外在下雨。山峦,烟雾一片迷蒙。下山要步行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方可有公汽乘坐。
站在走廊,看水天一色的烟雨飘摇,我踌躇了良久,最终,没经得住姑爷爷同姑婆婆二老的盛情挽留,决定在他们家再呆一天,等雨停了下山。
姑婆婆给我在大门口配置了一张竹睡椅,泡了一杯绿茶、装有一盘苹果、雪梨、葡萄等水果,让我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睡在竹椅上,一个人望着山川田野被雨水淋湿的绿色,百般无聊地听着戚戚雨声,呵欠连天。
山村静的出奇,本来就人口不多的一个村庄,因地理位置的缺陷,许多年轻人都迁移到了县城或是平地,当他们生活都稳定下来后,把自己的父母也都接走了。留下的,就是和这里一山一水有着终身恋情的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割舍。于是,本就安静的山村,现在显得更加宁静。
为了赶走瞌睡,也为了打发这无聊的空虚,我从包里掏出了昨天中午在县作协聚餐结束后,新上任的作协主席赠送的一本县政协主席余宗银先生撰写的《椿萱情思录》个人文集看了起来。
在我这次请假回乡之前,家乡文学论坛以及QQ群里,文友都在大力给《椿萱情思录》这本书提笔赋诗作文。而每一首诗每一篇文,都让我读的感动不已,更加增强了我渴望拥有这本书的好奇心。《椿萱情思录》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能引起这么多家乡文友的深情感慨?!
我是一个手脚都比较懒惰的人。“椿萱”二字,我只知道是两种植物,此外,还代表着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而对于这本书,我是这么的好奇,却不知道“椿萱”的真正含义,既不愿意查百度,更拉不下面子问群里的文友求得解释,就一直就这样悬着。直到读了家乡一位女诗人郭红玉老师以《余宗银》为题写的一首现代诗歌后,方才知道大概意思,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已故父母的回忆录。
翻开书的序言,是余宗银先生自己给这本书作的序。序中谈到了自己的父母是两位没有文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一生命运多舛,颠沛浪迹,但品德高尚、清正廉洁、质朴善良,用无比的真爱与酷爱,帮助了身边认识或不认识需要帮助的无数穷人,哺育出了优秀的作者和作者的姐姐。这种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无言中,感天动地。序中作者提到自己父母本身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但是,他们却是十分地敬重文化人,十分地敬畏用铅字印成的书。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潮湿了,作者的父母是多么的有远见有卓识、多么渴望有文化、有知识啊,却时代与命运相连,他们的命运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啊。序中作者还说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建国十五周年,作者当年和父母居住的邻居有一位大哥,是当时的全国劳动模范,他的光荣事迹被国家出版社汇编成书籍公开出版发行,这位大哥的弟弟和作者是同班同学,又是很要好的朋友,于是,作者从同学手中借来了这本书,将书中介绍到邻居大哥的光荣事迹翻开放在父母的眼前让他们看。当时,作者的母亲就十分感慨地说,“上了书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将来我们家要是有谁能上书就好了!”于是,便有了让作者一生都无法忘记他的父母之间一番看似简单却让他刻骨铭心的对话,并撰写出了这本我们今天阅读的《椿萱情思录》书籍。作者父母的对话是这样的,父亲说:“我们家谁能上书啊,你做梦吧!”母亲说:“那不一定啰。”父亲不无打趣地说“反正我和你是不可能的。”母亲说:“那倒是!”
一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对话,充分可以让我们看出来,两位老人对文化人,对书,对能用铅字把一个人刻成文字的人,是怀着多么高的崇敬与羡慕呀。言语之外,更是多么的渴望自己家中的某个人有朝一日也能变成铅字印成书的人,那可是他们毕生最大的梦想。然而,在当时来看,他们这一想法确实如作者父亲所言,天方夜谭。而母亲的一句“那不一定啰”,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萌生出了作者终究有一日,要把自己的父母变成铅字,让他的子孙后代以及所有有缘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都能把自己的父母刻进心中,把他们在社会最卑微的身份塑造出最伟大的形象,感动后代,教育后代,感动千千万万所有的后生。这即是作者的心愿,也是他一份最纯洁的孝爱,来完成父母在人间最大的心愿,以及最意想不到的心愿,含笑九泉。
此书是分两部分来写的,上部的总题目是《母亲的轶事》,分为《母亲的壮举》、《母亲的诺言》、《母亲的遭遇》、《母亲的出走》、《母亲的盟誓》、《母亲的子女》、《母亲的宽恕》、《母亲的宏愿》、《母亲的牵挂》、《母亲的辞世》十个章节。十个章节里,每一个章节讲述的是母亲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母亲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作者用平实的不能再平实的笔尖,虔诚、谨慎、尊重地写下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没有半个华丽的辞藻。从母亲的童年丧母,被迫无奈,拉着两个弟弟、背着还未掉奶的小弟弟四处讨奶,过早承受着成人无法承受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负担,一直写到母亲辞世人间。每看一章节,我的心就会生生的疼上七八分钟,喉咙哽咽,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淌。
看作者写的母亲文字,我一样如作者在灯下虔诚地写自己的母亲一样尊重与虔诚。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我都没有漏掉,而且,看的速度也不快。但是,本书作者写的文笔相当质朴亲切,纯粹是用我们日常交流的话语来书写的,此书的排版也很精致,让人阅读的再多,一点儿也都不感觉到累眼。原本我是打算看几章节就收起来,等有时间再拿出来看的,却没想到一翻开就被感动的再也合不上了。
文中《母亲的遭遇》同《母亲的子女》这两节,作者写到了母亲遇见了自己心爱的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哀,以及在家父的唯命下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后因自己的男人不务正业,到处欠账还不起的情况下,既然做出卑鄙的手段,把自己的老婆当给债主作抵押。当母亲被家里的小徒弟发觉后,及时给母亲通风报信,并大力帮助母亲逃劫,总算逃掉了一场蒙辱之羞。背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作者同母异父的姐姐)离家出走了。出走后的母亲为了母女二人的生存,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月,吃尽了人间的许多苦头,也遇见了帮助自己的许多好人,其中伴陪自己走到人生生命尽头,并有了一个真正所谓温暖的家,有了能为老祖宗传宗接代生下自己亲生儿子的伴侣,作者的父亲。
这其中,有痛苦的疼痛,禁不住作者伤心回忆,也禁不住读者读后,心中难以平息的疼痛。也有好人终有好报,山重水复后,盼来的柳暗花明的幸福。让作者深深地吐一口气,一个欣慰,也让读者深深地吐一口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吉人自有天相。
于是,我想起了家乡女诗人郭红玉老师以《余宗银》为题写的那首现代诗歌:
母亲的那顶花轿恍恍惚惚的从书中飘出来
许多个幸运的不幸的新娘从历史中走出来
母亲是个幸福的嫁娘
头发被高高挽起,插满金银珠饰
开脸的仪式庄重而又排场
想起那不曾谋面的新郎
你忘记描写新娘脸上的红晕
却写出了陪十姊妹时母亲的心伤
母亲是个不幸的新娘
满头的首饰转眼还给债主
艰辛劳作却还被迫逃亡他乡
作品的引力已经够强
“三加一”的旗帜又在会场飘扬
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伤
只有你为父亲母亲开一个文字的专场
厚礼祭奠子孙共享
读完作者写的《母亲的轶事》后,再回过头来读郭红玉老师写的这首诗歌,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知道,不仅我读懂了作者的母亲,郭老师更是读懂了这本书籍,读懂了作者的父母亲,读懂了作者的心声。我也相信,所有看过我这篇文章的读者。尽管没有亲身去读余宗银先生的《椿萱情思录》这本书籍,但在我的拙劣简介中,以及在郭红玉老师这首诗的形象描述中,也能真实而又逼真地看见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以及作者母亲的真实人生艰辛历程。
书的下部,写的是《父亲的往事》。同样是分为十个章节来写的,《父亲的训诉》、《父亲的伤疤》、《父亲的信念》、《父亲的梦想》、《父亲的嘱咐》、《父亲的决断》、《父亲的眼泪》、《父亲的嗜好》、《父亲的报答》、《父亲的选择》。
作者写父亲不像写母亲那样,从父亲的幼年开始。而是在自己的眼见与记忆当中和父亲对往事回顾的自我叙述中,整理出来的文字。
母亲是善良的,用仁慈与奶水哺育了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而父亲,也是善良的,用严爱与卓远的慧眼来承担家庭的责任与社会的责任。作者本身也是一个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间,也许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用理性的目光站在最高的顶峰,鸟瞰、抉择人生的命运与未来。
在写父亲的这十个章节里,和写母亲一样,我每读一个章节,心口就要疼上好几分钟,唯独不同的是,除了一个章节,剩下的我都没有流泪。或许,我也因为是一个男人的原因吧,男人在男人的面前,是经不起流泪的,也是不允许流泪的。但感触却是更加深沉。
《父亲的训斥》,写的是在那个自然灾害的饥荒年月,全国百姓都吃不跑,为了填补饿的呱呱乱叫干瘪的肚子,作者和朋友仅仅只“偷”了一个萝卜而被父亲严厉的训斥,一个重重火辣辣的耳光打在作者的脸上,过后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饿死不当盗,冻死不当孽的人生古训。这一小小的训斥,尽给作者以后的人生官场做人做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终身受益。
《父亲的伤疤》,讲述的是时代的命运带给像父亲身份一样的难民的磨难与苦难。读完后,是我在这十章节中唯一流了泪的文字。这泪流的,不是因为我感性,也不是我内心不够坚强,而是想到民国,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有多少像作者父亲一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和游民,惨遭时代的肆虐,到生命最后的结局,如同一只流浪的哈巴狗死在无声无息的某个角落中,流下的心酸悲哀泪痕。还有,就是作者的父亲却有幸在那个年代的九死一生中幸存地活了下来,并活到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这是父亲的幸福,也是作者的幸福。我为他们父子二人流下的幸福泪痕。
在《父亲的嘱咐》与《父亲的决断》文字里,我看见的是一位思想品德高尚,眼光韬略卓远的智慧父亲。前者他教会了自己的孩子在人间如何做人,后者他用坚毅的眼光看准了国家的未来,为自己后代的命运指引并扎下了深深的印痕,这印痕只要是他的子子孙孙每时每刻都能牢记在心,并虔诚的静静想想自己的祖宗余海青(作者的父亲叫余海清)当时对自己的儿子面临人生选择时说出的那番理性话,那么,无论时代再怎么变,他们的人生一样会活的很精彩。
《父亲的嘱咐》里,作者说到父亲送给他的一句话让他牢记在心,受益终生。那句话是1969年文化大革命,毛主席发布号召,全国知青都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作者临上车告别父母时,父亲对他的嘱咐:“头发长了要记得剃,莫蓄的像个长毛魋一样。自己家里是做这一行的,不管找哪个剃头都不要为难人家。千万莫学那个二流子。”作者父亲的职业是个理发师,在作者写《父亲的嘱咐》一文中,有写到自己的父亲一生最愤恨的人就是作弄自己和同行的人。文中说,一次晚上父亲下班和作者回家,走在路上,遇上了一个年纪约莫二十多岁,一副二流子模样的人,当街堵住了他们父子俩人,二流子操着十分轻薄的怪声怪气地喊父亲为余老头儿,给我挂个青皮。引起父亲大声严厉的斥责。在儿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去独立接受生活考验时,父亲把这句最为质朴的做人话语语重心长地传授给自己,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最理智的,也是最有哲学的,最伟大的。
《父亲的决断》一文,作者能有今天的成就、地位,完全就是在那一念之间自己的父亲给儿子的正确方向指引与命运选择定位。虽然作者有过好几次的犹豫,但做父亲的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毫不动摇,在今天看来,我们再一次验证了作者父亲高瞻远瞩韬略识慧的惊人眼光。作者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看见一个二个都在想方设法返城觅工,作者也是一样,在等时机、想办法、托关系回宜昌。最后,却在父亲的一声果断声中,让自己的儿子留在了知青下乡的小县城远安。作者几次思想动摇,父亲的思想都坚定不移,并理性的去说服自己的儿子,最终,才有了作者的今天,辉煌的人生。现在我们来推测,如果在当初,作者并未听信父亲的话,执意地返回了宜昌,说不定,作者的人生就不会有今天的得意,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一生和锄头、黄土打交道。当然,也许会有更好的未来。但命运是谁也估量不到的。我们只能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不管怎么讲,作者的父亲当初的选择,可以说是最明知的。也不管作者现在怎么想,但都要感谢自己的父亲当时给自己的定位。当然,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得见,作者是怀着深深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来感谢自己的父亲给了他一生的幸福人生。
书中无论是写母亲还是写父亲,共二十个章节,我在这里没有做一一的分析。但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牵引着我们读者沉浸其中,去阅读、想象、塑造、悲痛、流泪、思考,然后化为力量,去珍惜、真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身边的幸福。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新中国,生活在改革开放,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后生,在这两位从民国初年一路艰辛坎坷,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农民身上看见的影子,来感受一个时代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普天下百姓的命运,不禁由衷地起立,对他们二老肃然致敬,更加珍惜我们的今天。
作者在这本书的题记中也说到:虽然我的父亲、母亲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凡……他们的一生一世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森林里……生动地反映着中国为数众多的底层百姓的本来面目。我应该把他们的往事逸闻写进书里,传诸后世,让我的子孙后代们知道他们的曾祖辈、祖辈当年的经历与艰辛,让我的子孙后代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与幸运。
我们无需理由憎怨和抱怨、批判那个年代的政治风云,因为它是历史走到今天的一个必然驿站,终究会注定有人在那里短暂或是一生停泊,留下或悲或喜的故事给后人传说。我们也无需悲痛与怜悯那个年代的艰苦与命运羁绊,它宛如电视剧里面的一个重要插曲,注定故事的精彩演绎,在历史泱泱奔流不息的长河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悲喜交加的人物和事迹的上演,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感悟与感慨。我们的历史会怎么演绎?我们的后代,他们的人生历史会如何演绎?除了苦苦奋斗,跟随着时代的浪潮一路去追赶外,剩下的,是谁也不知道的一个未知数,留下的,是后人的纪传。
《椿萱情思录》无疑是一本现时代最有人生教育意义的文学读本,作者用最质朴的文字、最质朴的身份,书写出了自己父母一生卑微又伟大的传记,完成了二老在建国十五周年坐在家里一次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让最不现实最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而且,更能让他们两位老人在九泉之下永久含笑与欣慰的是,他们的子子孙孙将会代代相传地走下去,成为真正有文化的人,成为上书变成铅字的人。
说到最后,感觉有点点遗憾的是,作者在为自己的父母写这本传记时,如果能在书中配上自己父母的一些照片,将会是至善的完美。因为,父母是多么敬重那些上了书的人,想必,上了书的人,除了文字,应该还有照片吧。当然,也许作者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一关键的问题,可惜的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生存环境,能吃饱穿暖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思去奢侈地想走进照相馆给自己照张相?!或许作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无不遗憾地省去了父母生前的照片,上传到书上的原因吧。
2012年10月20日广州白云
余宗银:男,籍贯重庆万州,1952年8月生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社会科学副研究员。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远安插队务农,1970年10月招工到县机械厂,1976年进入远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工作。历任公社社员、铸造工人、县革委会办事员、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主任、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县政法委书记、现为远安县政协主席。
2006年出版格律诗集《春秋咏叹调》,2008年出版长篇叙事诗集《赤脚风流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