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01)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鸣凤”摩崖石刻 道教圣地鸣凤山 远安水运船,1954年西门码头陈德松摄 远安花鼓戏片段 鸣凤镇古建筑一角 吴星友 摄
古城墙,鉴百年沧桑
走进鸣凤镇,在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整洁的中心城区,能够看到的最显眼的古迹就是位于沮河东岸的一段古城墙。古城墙顺沮河为南北走向,用青灰砖砌成,全长600米。城墙北端有保存完好的古城西门门洞。门洞高3.45米,底宽3.6米,呈拱型,门洞处城墙厚度为8.4米,高4.2米,“城墙外为青砖砌筑,内侧则垒土围城。”
据史载,远安鸣凤古城墙仿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已淹没丹江口水库下)城建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东西南北围成方形,四面各有一城门。现存的西面赤脚河的这段城墙,是湖北县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鸣凤镇历史悠久。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县城址由旧县亭子山迁至东庄坪;明崇祯时(公元1634年)被农民起义军攻陷迁至凤山新城沟。公元1643年,李自成数万将士再次将城攻陷。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邑侯宋绎复迁至东庄坪;1941年,集镇两次遭日寇飞机轰炸,县府迁至芦溪湾;1948年6月4日,远安解放时,县府复迁回鸣凤。当时,镇上只有居民100余户,人口不足800人。1957年设立城关镇。1981年更名为鸣凤镇。
鸣凤古城墙建于明成化二年至五年(公元1466年-1469年),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主要是为了设兵备御,至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县治从亭子山(今旧县镇)南迁于此,遂大规模筑城建镇,取名“鸣凤”。
据史料记载,当时县城“城墙砌以砖石,高一丈二尺,周八百余丈,设四门”,“其城门以上各建城楼”,“城楼则遵奉钦定太监令,仿效均州体式,其所治大门、仪门、正厅、后堂东西两廊及百户所、神庙营房次第俱备,有局匠以造兵器,有仓库以藏兵甲,外筑长堤以防水患。”
至今,仍可见南城壕和北城壕,深一丈有余。“坚固足恃悍有资。”城墙全部用青灰砖砌成,砖上印有文字,主要有“固”、“如”、“金”、“汤”、“平”、“贺”、“官”等。
自城墙建成至今,几经劫难,几度兴衰。
曾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三次维修。1935年山洪暴发,城墙损毁严重。1940年至1943年抗战期间,城墙塔楼被日军飞机炸毁,到1949年时古城仅剩下西门一段残垣断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昔日屡经浩劫几成废墟的东、南、北三面城墙相继被清除和拆走。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相继在临街房屋发现了大量已被使用的城砖,见证了古城墙的兴衰变迁。
1993年,远安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远安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加以保护。1994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宜昌市第一批重点文物。
2000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墙,远安县政府结合修建鸣凤城区防洪堤工程,在古城墙与沮河之间垒起了防洪堤,并修建了平均宽度为50米的沿河公园——栖凤园。
如今的古城墙,在栖凤园里的绿树、青草、鲜花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庄重、雄伟。
鸣凤山,如凤之将啸
站在栖凤园里向沮河西岸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丹霞山水画。在这幅天然的风景画中,鸣凤山最为显眼。“如凤之将啸”,是袁中道对鸣凤山的形容。鸣凤山山体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408米,从山脚到山顶净高288米,山势险峻。通往山顶有南北两路,北路凿石为梯,窄而且陡,直通云端,人称天梯;南路更为险峻,只能攀壁而上,稍不小心就会坠入悬崖,故素有“武当远,鸣凤险”之说。
相传,在南北朝梁武帝年间(公元502年),从西天飞来一只金凤凰,落在山巅,俯视群山,喜出望外,顿时放开金喉玉嗓,久歌长鸣:“仙山在此!”鸣凤山美名由此而来。从梁武帝时起,山上便建有庙宇,在紫皇宝殿匾额上,至今还可见梁武帝年号。唐时改称火神庙,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又募资扩建。现在人们看到的,基本上是咸丰规模。鸣凤山为道教圣地,属武当山全真教一脉。
鸣凤山距鸣凤城区仅两公里。游鸣凤山,可取北路而上。一进入风景区的大门,就能看见山崖上两个5米见方的红色石刻大字——“鸣凤”,这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墨迹。再走几步便是“刑部苏爷爷遗靴处”,石壁之上刻有一个偌大的朝靴。相传苏爷爷只是明万历年间刑部的一个中层官员,相当于如今的“处级”干部,他在游玩时,丢了一只靴子,也要勒石纪念,真是好一派“官”气。继续前行,迎面又见一人形巨石,酷似观音。在观音石的对面,隔着鸣凤河有一酷似鲶鱼嘴的石岩,名打子岩,又名多子岩,传说人们走到此处,捡起脚下的鹅卵石,若能准确地打进河对岸石岩缝中,来年准能喜得贵子。再往前走,便有“烟霞洞”、“云霞洞”、“环蓬岛”、“永圣宫”、“三清殿”、“炮台石”、“莲台池”和“仙人钓矶”诸景。未曾上山,便有移步换景之感,应接不暇,真是一个山洞一个神话,一块石头一个传说。
行至山脚,又让人们眼界大开,惊诧不已。一个直径60米、高1米的巨大道教标志——太极图,坐落在鸣凤河边的平坝之上。人言对着太极中心喊话,可闻回声,如同北京的回音壁一般。游了太极图后,踩着石墩过鸣凤河就到了登山入口处——头天门。头天门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真武祖师、无量佛和头天王爷的塑像。进了头天门,沿天梯登山,石级陡峭难上,一步一身汗,一步一声叹。从头天门到山顶共1988级石梯。遥想当年,先民们凿此石梯该是何等不易。而登山朝拜者又是何等虔诚!
鸣凤山大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均依山凿石而建,共5层,高10余丈,分正宫、东大宫和西大宫。正宫为紫皇宝殿,耸立在鸣凤山之峰巅,供奉着玉皇大帝、真武祖师的巨大塑像,四周站立着 500灵官——真武祖师的御林军。东大宫为元鹤楼,殿上供奉着雷公菩萨。西大官称长春楼,殿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各殿菩萨塑像或神圣,或威严,或勇猛,或慈悲,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香火常年不断。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游鸣凤山留下了100多篇诗词歌赋,其中明代进士向儒道的一首《三月三日登鸣凤山》很有影响:
三月山城花乱开,同人携我上仙台。
凝眸远鉴乾坤小,索笔分题雅颂来。
红树枝头悬日影,碧沙涧里隔尘埃。
徘徊不尽登临趣,回首东风一快哉。
花鼓戏,演历史兴衰
清晨或傍晚走在沮水河畔的栖凤园,总能看到一些居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手摇折叠扇,随着花坛边音响里的锣鼓音乐节奏,嘴里唱着“依——呀——呀嗬子喂呀——”的曲调,成为鸣凤镇一道特殊的景观。他们练唱的,就是远安花鼓戏。
远安花鼓戏是宜昌市唯一的地方剧种,俗称花鼓子,是在远安民歌、民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据考证,远安花鼓戏形成于清同治初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以远安地方语言、民间音乐为主,演唱时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主要有陶腔、汉腔、南腔、四平、彩腔、西腔等,可谓丰富多彩,优美动人。远安花鼓戏多为生活小戏,唱的全部是农村家事。其中男女之爱和儿女情长占很大成分,所谓“花鼓一开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
据花鼓戏第四代传人陈衡山讲,最早的花鼓艺人是鸣凤镇上爱唱爱跳的农民,逢年过节,他们三五人邀约在一起,不化妆、不换衣,就地自唱自乐。据陈衡山回忆,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远安花鼓戏才有第一个制行头的老板朱四老爷。从此,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艺人们到演出时就向朱四老爷租借服装,演出有了喜人的色彩。这种状况延续了约40年。到了1930年,朱四老爷死后,陈衡山自己置行头,聘高手,领衔成立了远安花鼓戏的第一个职业戏班——“新胜”戏班。从此,远安花鼓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即从以自唱自乐为主的自发状态转变为经营性活动。此后,远安各地成立了多个花鼓戏班。这些戏班都不是专业的,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特别是逢年过节演出较多。这些戏班的主要阵地是农村和小集镇,那时的舞台小而简陋,桌子搭台,席子围蓬。有人说,“远看一堆柴,近看是舞台,破鼓一阵响,一群叫花子跑出来。”可见当时舞台之简陋。但是,花鼓戏没有受到舞台简陋的影响,反而是一些功精良、风韵足、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名角儿的表演深受百姓喜爱。各戏班除了在远安本地演出外,还经常到周边的当阳、宜昌、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以及襄阳的南漳、保康等地演出。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花鼓戏一直是远安人民的精神寄托,从刚会说话的孩子到耄耊老人,人人都能哼唱几句花鼓戏。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花鼓戏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走入了一段低谷。喜爱花鼓戏的观众逐渐减少。剧团为了寻求生存之道,一度将发展重点偏离了花鼓戏,而去开发一些迎合市场的演出节目,甚至少部分演职员工也改了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快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给远安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县政府加大花鼓剧团的投入力度,新建了排练场馆、演出剧院和剧团办公楼,购置了流动演出车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建立了新学员招收培训长效机制,提高了演职员工的工资待遇,稳定了演职员队伍。同时,剧团抓住机遇,努力练内功,一批新的花鼓戏传承人脱颖而出。2007年,远安花鼓戏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县花鼓剧团多次参加全省地方戏曲比赛和全市专业剧团汇演,并获一、二等奖,其中,《吴大挖塘》获省政府颁发的“湖北艺术节暨第十五届群星作品奖”,《一钱不还》获“全国廉政优秀作品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