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刘宝田:当阳敌后抗战的播火人 刘宝田任辽宁省副省长时的工作照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今 通讯员贺大霖 1932年冬,随着红军荆当远独立团转移出境,当阳各苏区不复存在,燃烧了6年的土地革命烈火终被国民党暂时扑灭。然而,又过了6年,一名热血青年从武汉回到当阳,他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当阳敌后抗战的烽火。他就是***人刘宝田。
危急时刻 当阳重建党组织 刘宝田,学名刘望鑫,字宝田,以字行世。当阳淯溪镇刘家河人,生于1912年6月。家庭殷实,是当东地区的富户,不仅有农田数百亩,而且在淯溪河、清平河、脚东港等集镇开有商铺。 刘在县城读高小时,受到校长王怀之(中共党员)的影响,倾向革命并参与学生运动。1935年夏,当东地区各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将草菅人命淯溪区反动区长尚信安击杀。朱国栋、刘宝田等十余人遭国民党当阳县政府逮捕。1936年3月湖北省高等法院以“共党杀人嫌疑未决犯”的罪名将其转解南京军人监狱关押。同狱的有著名***员陶铸等。刘宝田深受教诲,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理论书籍,并参加了狱中党组织领导的斗争。 1937年12月初,南京沦陷在即,刘宝田等杀尚案人员被法院以“予以不起诉处分”全案释放。辗转回到武汉后,刘宝田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陶铸。陶与吴云鹏一起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刘宝田是当阳土地革命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的第一人。 1938年6月,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瑛找刘宝田谈话:省委决定在日寇侵入武汉之前,分配党员到各地去发动群众,准备沦陷后发动抗日游击战争。 刘宝田领命回到当阳,随即在清平、淯溪一带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阳支队。以此为阵地,吸引、锻炼了一批革命青年。至1938年秋,上述骨干分子相继加入***,在刘家河、庙前等地建立党的支部和小组。 10月,钱瑛派刘真从宜昌到当阳检查建党工作。当得知刘宝田的工作开展得如此轰轰烈烈,立即批准成立当阳县级党组织——中共当阳县特别区委员会,刘真任书记、刘宝田任组织部长,隶属中共荆当远中心区委领导。 从此,党在当阳中断了数年的组织机构得到恢复,当阳人民又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夯实基础 筹建抗日武装 1939年3月,日军进犯到襄河一线,过河企图已十分明显,时任中共鄂西北区委书记王翰来到当阳,他参加了由曾志主持在刘宝田家中召开的荆当远中心县委扩大会议。 会后,王翰勉励刘要加强党内团结,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一旦沦陷,要勇敢举起敌后抗战大旗,点燃当阳抗日烽火。 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后,当阳县委决定:第一,对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中担任职务的党员,积极争取国民党左派力量参加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第二,派一部分社会上有声望的党员进入国民党地方政府掌握地方武装。第三,通过合法名义,训练一批“壮丁”。第四,利用各种关系秘密筹集枪支弹药。因此,刘宝田被县委首选为打入国民党地方政府掌握武装的党员,通过关系,他先担任了当阳县抗日游击大队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后又任南宁乡联保主任。 刘宝田还与刘华廷共谋在洪庙地区成立武术班,以强身健体,防匪保家的名义,聚集了一批良家子弟。通过努力,当阳县委在日军的铁蹄踏进当阳之前,已掌握了包括抗日国术队在内的数百人的武装队伍和百余条枪支,为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英勇斗争 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8日,当阳县城沦陷。日军侵占当阳后,将襄西地区的最高指挥所设在当阳县城,县内总兵力在5000人以上,在交通要道和重要集镇设据点50余处。 日军入侵后,刘宝田、刘震东带领所掌握的地方武装以及国术队员,转移到香炉山地区,成立了县委领导和第一支抗日武装——当阳县抗日游击大队。 当东地区的党员大都集中在这支部队里。县大队一面镇压土匪汉奸,一面袭击四处烧杀抢劫的零星日寇,屡有斩获。 1940年8月,刘部与新四军襄西主力部队会合,成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襄西独立团。从此,***领导的当阳敌后游击战便开展起来了。 1940年10月,刘宝田奉襄西地委命令,开辟以香炉山为中心的当阳抗日民主根据地,随即新的中共当阳县委成立,刘宝田任书记。同时成立新四军荆当抗日游击大队,刘宝田兼任大队长。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根据地面积扩展到1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党员600余人。在日寇占领的6个年头里,根据地顶着敌伪顽的夹击,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地斗争。 当阳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作为当阳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者刘宝田功不可没。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宝田参加了东北的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副部长、沈阳市市长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1998年在沈阳病逝。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