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得那是两千年倒数两三年前,从县城车站坐车到白鹤船,在白鹤船打站吃中午饭,转承南彰县城到雷坪乡的客运班车,班车座位上几乎无法落坐,全是厚厚一层在路上逢的灰,下车几乎都是四五点了。 想起南漳便会被这个子那个子的口尾所感染,也是与外乡的区分,既是口音又是乡音,常常会掛在嘴边学一学,那音那人那情节,边会印在脑海浮现在眼前。 所在地基本算边沿地方,乡下设办事处,百姓最大的好客,沏一壶糖茶,每人献上一杯热汽腾腾的糖茶,吃饭要盛饭时,承人不备在背后筐上一大勺饭,然后满怀胜利的哈哈大笑,这是在白鹤船,有大米饭冬天有白菜,四季有牵吃包包白的娃娃儿们。 转车到雷坪那一带后,雷坪乡集镇并不算落后,但冬天那里几乎是没有青菜,能用梿子卷席遮盖的几乎微乎其微,早高梁一掰下来种萝卜菜,倒是阴的九十月间,将种的青萝卜莱去根,用竹竿穿起来晒干保存,十二月间开始杀年猪,平时来散客和自家请人忙活,用于炖锅垫底,其次就是干豆角,洗脸的毛巾大都用晴纶的,香皂不是没有,用手一搓漆黑的水半脸盆,洗在脸上光习习的,挺不实在的感觉,还有大婶用扁木桶背水,跟堰将打墙背土样,扁桶跟背笼背土样一歪,水就自然倒缸里去了。 还有那与同事同行甘沟,在路边大田扯辣心的萝卜,还嘻皮笑脸讨论看犯不犯小偷的风趣话题。 一些困难的农户家里,吃寸子糊糊就更有意思了,不会吃的筷子整的像腊砣子,是因为后来高梁寸有糯性而沾筷子,方法很简单,吃时先用筷子沾一下菜水,在吃寸子糊糊,用嘴一嗦很干净,不会拖泥带水将糊糊带到菜碗里,是不是挺有意思。 在竹坪小卖店里,跟同事化两元伍角买一瓶果汁喝,瓶子可以做一个相当不错的茶瓶,是一件蛮合算的事,至今颇有印象。 少数个别偏避处去客人了,没有烟没有茶叶,烧一壶开水喝,且水质并不怎样,跟远安瓦仓好多年前的水一样混浊而不清亮。 当地靠养蚕种白肋烟发展经济效率低下,一个农户家里住了一晚,北风呼啸打墙屋,床上掉的全是土粒,当家人想买一双解放鞋,将白肋烟卖到镇上收购站,还要倒贴送一只鸡给工作人员,烟卖了鸡收了,球鞋没弄到手,烟款却被扣抵统筹上缴,想想真是哭笑不得。 阿哥的诺言约我来时,去襄阳方圆八百里的南彰县城,成为历史成为过去也成为侈望。 即将转战的小舅哥,身挑一担行李尤似西天取经去,以此为契机,据说后来发了小洋财,房子车子票子都有,小日子还过得不错。 冬天寒风呼啸的北峰,银色茫茫一片 ,更有那风雪交加的夜晚,几人同行凉泉路,夜深人静悄无声息一片寂静,回头望望雪地里留下串串深深的脚印,耳朵听到的是扑卡扑卡的踩雪声音,往前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心里虽然感到有些阴冷,但瑞雪兆丰年,冬天过了春天不会遥远,山花烂漫的心情油然升起。 相信过去将一去不复返,不在当地搬了家,携儿老小常回家看看,有助于晚辈的健康成长,发了财的可以不惜施舍,赒济智慧带动缺少家庭,生活在当地的,会在乡村振兴的感召下,不误农时发展经济,撸起袖子加油干,接续努力赶超先进生活水平。 不虚此行很短时间不长,点滴小事记忆犹新印像深刻,时隔几十年后,那里的情况怎样,有没有一些变化改变很是牵挂,很想打听一下,期待有朝一日重返故地,看看在政府的领导下,南漳边沿的发展变化和那里的尊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