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付德琼
我叫付德琼,是鸣凤小学退休教师,生于1949年9月7日;我的爱人叫代有三,是远安县粮食局退休干部,生于1949年10月23日,我们都是共和国同龄人。
我们家在当地勉强算是书香门第吧。爷爷书读得好,当初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到县里初中;我的父亲也爱读书,虽然家里比较穷,但满屋子都是书。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我从小酷爱读书。小学毕业后,我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但7块钱的报名费却让家里犯难了。于是,我就到山上去割马草,这样大概割了10多天的马草,终于攒足了学费。贫寒的家庭让我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校里更加努力学习,初一当上了数学课代表,初二当上了俄语课代表,初三我的作文经常在学校获奖。后来,我成功考上了高中,这在当时也算是高学历了。我爱书如命,从小学到高中的书籍,我一直装在盒子里放在阁楼上,可惜后来在搬家中遗失了。
高中毕业之后,我一直在当时的公社里当工人。1974年,城关小学(鸣凤小学前身)有个老师调到初中去了,学校急缺一名老师,由于我的文化程度高,当时的镇长就推荐我去学校代课。从此我就踏上了教育岗位,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在鸣凤小学工作的几十年里,我见证了远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迁。记得刚开始教书那会儿,校舍都是土坯房,教室的地是凹凸不平的土地面,走路不小心还会硌到脚,每次打扫卫生时,满屋子的尘土飞扬。我就和学生一起,用灰泥把地面整理平整。当时学校几乎没有什么体育设施,校长带着我们找当地企业借来钢材,从附近砖厂拖来砖渣,和着水泥平场子,自己动手做篮球架子,从沮河里运来河沙做跳远的沙坑,就这样建起了操场和篮球场。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慢慢有了敞亮的教学楼,校园内处处铺上了水泥,塑胶操场也建起来了,还有了电脑室、实验室、艺术室等,是我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
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也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那时候,一至四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到了五、六年级加一门自然课,没有学习资料,而且教学方法简单。比如,语文课就是读背,也不要求学生怎样去理解,怎样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现在,课程越来越丰富,不仅有文化课、体育课,还有了艺术课、科学课等。内容也越来越高深,比如,像现在解方程、求面积等小学课程,在当时要到初中才能学到。
转自:三峡日报8月19日第A8版:远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