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银河公墓出来,天空飘起了斜斜细细的雨丝。行走在古柏森森的幽静小道上,心情是异样地沉重。缅怀逝者,一份对生命的感悟与认知。
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悠悠吹拂,裹着雨点的清凉,轻落在我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味儿。意境,在一首唐诗里随风潜入心扉。
沿着幽深的小径走下去,一棵棵高大威壮的树木耸立在路的两边。枝干粗壮,硕大,不见一片绿叶,倒是开满了一朵朵碗口大的红花。在斜风细雨的轻柔中,吐露出清清淡淡的香味儿,倍感舒适、清怡、温馨。
这是木棉花。广州市市花,广州市人民的骄傲。
木棉花,又名红棉花、攀枝花、斑芝树、英雄树、吉贝、烽火等。属于木棉科类,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3至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拥有五片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成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橙黄色和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迎着阳春自树顶向下蔓延,花后结椭圆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因为木棉树高大,笔直,枝干粗壮,花朵肥大,厚实,形状酷似大喇叭,大气,霸气。就是凋零,从枝头坠落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有的原状与本色,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的一声落入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糜,很有抗日英雄般地倒地就义的气概道别于尘世。故名木棉花又被称为英雄花、英雄树。
早在1931年木棉花就被定为广州市市花。半个世纪后的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广州市市花,更加深了广州市民对木棉花的青睐和尊重。
几年前,一位女同事告诉我说,你有幸生活在木棉花的城市,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与骄傲。起初并不理解她这句话的涵义,细问,她却又笑而不答。后再一位网友的回答中,我终于知道了当初那位女同事对我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木棉花同玫瑰牡丹月季等花一样,有它自己的花语,那就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生活在木棉花的城市,无论你离家离亲人有多远,你都不会感到孤单,寂寞。因为有它的陪伴,你的身边永远有关心着你最爱的人。只是当初的年幼无知,这份幸福我没有好好珍惜,错过了一期又一期的花开。
从水荫路步行到烈士陵园,途经十九路陆军陵园、先烈中路、先烈南路、先烈东路、黄花岗公园,英雄广场。单看这些路标,就知道是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在这些条路的两边,木棉树成了主要的行道树,挨挨挤挤,花朵也是挂满枝头,火红一片。
排除外界的所有干扰,一个人行走在陵园西路,抬头看着满树的木棉花朵,没有一片绿叶的陪衬,开的是那么的威严,大气,在和风细雨的点缀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遐想连篇。风大时,偶尔从枝头掉下来几朵,给人亦是那么的英勇气概,不卑不亢,没有丝毫的怜悯,娇弱。不禁让我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一股无形的肃然起敬在心头油然而生。不知不觉,停下行走的脚步,弯腰,,拾起刚刚从树上掉下的那朵木棉花,仔细端详着它的躯身。
此时正夕阳西下,血红的光芒照在火红的木棉花上,是那么的安静。烈士陵园里面的风幽幽吹了过来,八十多年前的画面依稀在我眼前清晰出现,那么的逼真。再拾起一朵木棉,掉头从陵园的正门走了进去。
陵园宽广硕大,鲜花锦簇,松柏常青,游人如织。绝大多数都是来踏青扫墓,瞻仰革命烈士的爱国人士。我捧着两朵火红的木棉花,带着一颗凝重的心情,往陵园深处走去。在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仰视,亭上悬挂着一块由董必武先生手写的“血祭轩辕”牌匾。我知道,这是为在广州起义中被俘英勇就义的两名年轻烈士陈铁军、周文雍,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婚礼而修建的纪念亭。
站在两位烈士的遗像前,表情肃穆,凝重。夕阳如血映照,风缓缓吹拂,我的大脑,总是闪现出当年血腥屠杀的画面。枪杀的声音剜的我心疼痛,耳畔响起了即将就义时周文雍先生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的一首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然后就是他俩高唱《国际歌》倒入血泊中英勇就义的悲壮。
轻轻地,我带着十二分的虔诚与尊敬,将手中两朵硕大的木棉花放在烈士的墓碑下面,深深三鞠躬!抬头,满树的红棉在夕阳的辉映下,更加璀璨。陵园广场,柔和的音乐响起,一群老太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跳起了健身舞,脸上洋溢着矍烁幸福的笑容,最美不过夕阳红。陵园外的马路上,汽笛鸣鸣,谱唱出时代和平的歌谣……
“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这是广州市老市长朱光在1959年撰写的《望江南·广州好》50首之一的诗词。广州电视台、珠江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也都曾经以木棉花作为过台标。2010年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木棉花更作为开闭幕式的主要城市代表,在海心沙的江心火红燃放,让亚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在心中深深记住了她,记住了温暖,记住了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