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沮水相逢 于 2013-12-6 22:16 编辑
高处不胜寒
总裁(皇帝)最大的权力,说起来便是“把他杀掉”。刘邦杀韩信、勾践杀文种、 雍正杀年羹尧,都是历史上记载得相当清楚的“总裁杀人事件”。他们的理由,十分简单;“我不杀他,他就会杀我!”为什么呢?也是历史的教训!
商鞅年轻的时候,叫做公孙鞅。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叔座家中担任高级家臣,称为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的才能,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推荐给惠王,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有一次,公叔座生病,相当严重,惠王亲自来探病,说“你病了,万一有所不幸,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趁机回答:“我的中庶子公孙瓒,虽然年轻,却很有才能,希望能够把国政交给他掌管。”惠王听话默不作声。将要离去时,公叔座叫退左右,向惠王献策说:“王既然不任用公孙瓒,就一定要杀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
魏惠王没有接受公孙瓒的建议,既不重用商鞅,也没有把他杀掉。后来商鞅投奔秦孝公,担任左庶长的职位,大力变法。十年间将秦国治理得山中没有盗贼,路上不拾取别人的遗物,人人高兴,家家富裕。
这时候,齐兵攻打魏国。商鞅向孝公献言;“秦、魏关系密切,不是魏兼并秦,就是秦为魏兼并。不如趁齐、魏打仗,出兵讨伐魏国,以便逐步完成帝王大业”
孝公派商鞅为将,率军攻伐魏国。魏惠王的军队屡次为齐、秦所击败,不得已派使者割让黄河以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平。惠王后悔地说“早该听公叔座的话,把商鞅杀掉!”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总裁如果读过这一段记载,便不难明白“遇见人才,不是重要他便要杀掉他”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也是“人常常被老虎吃掉”的一种警示。
谁都知道应该重用人才,但是谁是真正的人才?而人才又不易用,因而“运用权力,把他杀掉”便成为总裁最有利的法宝。历来总裁都精于此道,原来是有依据的。
杀功臣的启示
汉高祖刘邦在击败楚霸王项羽即帝位的第二年,假借游历云梦湖的名义,把诸侯召集到楚国边境,目的在捕拿功臣及封王的韩信。他将韩信押倒洛阳,削去王位,贬为淮诸侯,以致韩信果真谋反被杀,株连三族。高祖这种举动,引起诸侯的不安,以后不断地发生叛乱事件。
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功成之日,大夫范蠡立即引退,因为他知道越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同时他还劝告另一位臣子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收到范蠡的信,立即假装患病,请求免职。但还是被勾践下令逮捕,以叛乱罪名处死,应了“鸟尽弓藏”的警语。
太史公评论韩信说:假如韩信学一些道家的谦让之道,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骄傲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对汉室的功勋,真可以比周公、召公、姜太公等对周朝的贡献,子子孙孙,都可以一直享受殊荣,获得祭祀。可惜韩信不朝这方面努力,却在天下大局已定,才来阴谋叛逆,全家被杀,不也真是罪有应得吗?
曾与若干先进朋友闲谈,也都觉得汉高祖非杀韩信不可。有人认为“首长的恩怨与个人恩怨不同”,刘邦以巩固新朝代为第一要务,不择手段地屠杀功臣,可以解释为“居于国家安危”,不得不出此下策。
至于勾践,依据范蠡写给文种的信函,说是“越王这个人的长相,脖子很长,嘴角尖得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共患难,不能够共享乐。”有些总裁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相貌,并没有这些特征,便放心地说:“勾践是天生要杀功臣的性格,看来也没有办法避免!”
其实,无论是后天的使命或是先天的性格,杀功臣毕竟不是好事情。老子说“大自然无所偏爱,将万物都当作刍狗;圣人也无所偏爱,把老百姓看成刍狗。”刍狗是祭神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毕就丢掉。总裁有必要把功臣当成刍狗,大功告成之后,便任意加以迫害吗?
凡是功臣,和总裁之间,免不了存有若干矛盾。例如韩信,曾经在闲谈的时候,和刘邦讨论到将领们的本领,各有不同。刘邦问:“像我的才能,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陛下最多不超过十万人,”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任然不知警觉,说“臣是兵愈多愈好。”刘邦答着说:“既然越多越好,为什么还会被我捉住呢?”
韩信心知不妙,赶紧辩解说:“陛下您不善于带兵,但却长于用将,这种才能是天生的,不是人力做得到的。”可是已经种下了矛盾的因,当刘邦心中的不愉快累积到相当程度时,便像火山一样的爆发了。
韩信的朋友最先警觉到这种矛盾,劝告他说:“从情势上看,您这个臣子有使君主感到压迫的威势,我真为你感到不安。”韩信自己缺乏警觉,终于引发了杀功臣的悲剧。说起来刘邦固然气量太小,韩信的警觉性,也实在太低。
那么,身为总裁的刘邦,难得没有其它办法吗?刘邦如果能够冷静一下,不要操之过急,首先借故削去韩信的兵权,给他崇高的地位加以笼络,然后用好酒、佳肴、美女逐渐消磨他的志气,韩信就算真的想造反,恐怕也将无能为力,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总裁(皇帝)对于某些“功高盖主”的功臣,难免会又怕又恨。能够放宽度量,当然最好。实际上耿耿于怀,不如设法化解矛盾,促使功臣自己反省,彼此各让一步,长久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