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 鸡蛋( 0)
|
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优秀作文5000字:
作者:朱涵宇;市场价格水平并不是理性需求和房屋供给真实作用的结果。房子股票市场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是影响供求的因素很多,也包括很多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比如对价格上涨本身的过分关注、专业人士留给公众价格持续上涨的印象等。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些因素也会不断变化。本文主要基于《非理性繁荣》这本书,尝试着将非理性繁荣的因素拆解为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三个部分对其进行阐释,并且最终给出基于非理性繁荣的市场分析的政策建议。
当一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并且这件事情还与大多数人的预期相同在不断的取得收益时,个人的判断不免会被这一过度乐观的氛围所左右,这正是各类泡沫投机行为产生的一大诱因。而这个氛围在不同的时代可以被诠释为不同的主题,人们却更愿意将其唤作“新时代”,然而人们不断的用“新时代”的出现与诞生来麻痹自己,将不合理的泡沫不断的自我合理化,并且义无反顾的参与到这一浪潮中,这也正是泡沫的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时代的到来可能会支撑着市场一段时期的繁荣,但是泡沫终究是泡沫,总会在需求终止时的某一个时间节点破灭。这时,人们意识到之前的泡沫的存在,社会中会产生一种更加奇怪的氛围,进而引发负向反馈环的诞生,而这一负向反馈就会如同洪水决堤一般,势不可挡。并且在这一时期,除了公众的个体行为,在这一文化氛围下的企业和媒体的行为也不同程度的加剧了市场的泡沫。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优秀作文5000字
这个故事可以放在股市、房地产市场,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区块链、比特币等等。
人们往往会高估生产力的发展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新的影响股价的外生因素的变化,而价格上涨之后却发生了逆转,就说明解释这一上涨的原因是站不住脚的。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股价上涨所做出的解释,便可以证明这种文化因素存在的证据。例如,1901年股价的上涨人们就会倾向于用反托拉斯法案的出台等等来作为新时代经济思想来对股市的泡沫合理化,最终这种乐观的情绪却导致了股价的下跌。1929年股灾前夕,即使股市已经出现了大量泡沫的前提下,人们还不断的用科技进步来合理化这一泡沫,从而对其产生忽视;虽然当时科技的确发生了飞速进步,如广播的普及等,但是其进步远比股价泡沫要小得多。20世纪50年代,电视得到普及,新时代经济思想又从新开始孕育,股市泡沫出现,与之前类似的,股市也难逃崩盘厄运。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兴起,新时代经济思想出现,股市重蹈覆辙。
回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拥有高技能和良好受教育背景人口的城市迅速增加的时代,更是中国大城市房地产需求不断增加的时代。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这一现象明显推高了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价值,然而伴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的浓厚的乐观情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人才集聚于北京、上海,越来越多的人对北京和上海的土地产生需求,又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了自然的正向反馈。
图所示为1991-2013年的上证综指走势图,可以发现在2008年左右的股价变动基本符合上述非理性繁荣的描述,即出现了过度上涨的泡沫,随即迅速跌落,但是此时的股价基本高于到股价上涨之前的价格。证明冲击确实会抬高股价,但是由于市场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股价反应过度,侧面印证了非理性繁荣的存在和威力。
一.文化因素
1.文化与泡沫诱发因素
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促使文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的转变。随着个体经济的激活,人们离开工会组织、减少对雇主的依赖,使自己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不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组织的一部分。这使得人们缺乏社团的支持并且作为个体被直接卷入到市场浪潮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财富缺乏安全感,并且担心自己的劳动价值不能持久(担心失业),于是便把自己的资产转化为房地产或者股票。社会中形成了创业、赚钱、投资的实用主义氛围。
文化的变迁促使了商业的成功:
实用主义价值观不断的增加,促使妇女的劳动率显著提升,中国也变得更加安全,人们不再像之前那样脚踏实地的赚钱,开始不断的寻求迅速敛财的方法,社会变得浮躁,投机者数量激增。
2.文化与泡沫放大机制
过去的价格上涨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及期望,这些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种循环不断进行下去,因此会对原始诱发因素产生过激反应。
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导致社会乐观情绪的抬升以及公众关注氛围的形成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所出现的价格持续性上涨的信号,中国居民对于住房这一投资品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在国家出台措施大力整治房价之前,如果去询问购房者,你认为中国的住房价格会下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由于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上升,才会推动反馈环的形成。
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之后,人们便会有一种自然倾向:采取新行动、开发新技巧,以求得更大的成功。如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寻求更多的咨询等;或者房地产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大街小巷的热议话题。
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环理论
在适应性预期的基础上,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得消费者的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即价格上涨是在心理因素的推动作用下产生的,并不是真正市场的反应。反馈类型可以分为价格-价格反馈和价格-GDP-价格反馈。由于房地产市场市值的增加,使得人们的财富增加,再加上乐观主义鼓舞,就会使得人们的支出增加。但是投机性泡沫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当需求终止时,反馈环也会随之终止;同时,反馈环也可能是负向的或者是随机的。
3.“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与媒体行为
企业行为:欺骗、操纵和善意的谎言
2000年以来,许多高科技企业的高管营造出一些具有根本缺陷的商业概念进行上市融资,事实上,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现在商业有一种趋势蔓延,即利用媒体,通过营造所谓的概念来吸引投资者,以提高公司的股价。甚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利用管理者的样貌和个人魅力来吸引投资者的畸形融资趋势,而那些稳重老实的人却更难获得融资。这便加剧了社会中的浮夸之风,使得社会文化进一步改变。
媒体行为:公众关注的倒逼、误导性报道
中国电视覆盖率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并且由于整个社会逐利的氛围不断的增强,倒逼媒体市场的发展,整个社会对理财新闻的偏好上升,并且报道也在不断增强。公众对股票和房价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促进了炒房的浪潮。
新闻媒体无论是在股票行为变化的铺垫还是在煽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断的报道公众早已熟知的股价变动来增加趣味性,无形中提高了公众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并且有时会对公众投资战略产生错误的引导。
近年来出现的自媒体的日趋激烈的竞争状况,使得媒体的报道更加要贴近于热点,为了博取人们的眼球,媒体还会不负责任的添油加醋的进行报道。例如当房地产价格上涨后,其会增加对房地产市场近乎夸张的报道,并且其预料到公众更加偏好上涨的新闻,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公众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其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报道和分析,就会倾向于挑选具有极端观点的专家分析,这本身就会扭曲信号,传递误导性信息。
一些尾随新闻的报道使得其对重大价格变化的反馈环一直持续下去,同时人们对相关新闻的过度关注会引起股价的连锁反应,使得股价的变化与一些好不相干的事情扯上关系。
二、心理因素
1.股市的心理定位
股价的数量定位是指由于锚定效应等的存在,人们会在心中给出股价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判断;股价的道德定位是指只有人们认为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市才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人们更倾向于为决策找到原因,用简单的方式来讲述自己决策的原因。因此,人们更倾向于投资股票背后的故事,并且更加倾向于投资自己了解的股票。持有股票或其他投资的原因不仅可以是实际的,而且可以是道义的,人们不断的为节省和投资提供道德方面的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2.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权威和社会压力对个人的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乐于信任多数人所持有的或者权威的观点,甚至明显地与自己的判断相矛盾时也无所谓。一个观点本来不一定是准确的,但是他被很多人不断的进行重复,人们就有可能对其产生怀疑。人脑的进化形成了能够引导注意力的一个机制,这使得我们能够基于社会的选择性,与周围的其他人关注相同的事物。以媒体作为传播观点的载体,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激发集中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的提升会迅速覆盖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
人们对许多观点没有自己明确的认识。即使是相互矛盾的观点也可以同时共存于我们的头脑中,而当支撑这些观点的事实发生变化或公众注意力转移时,我们头脑中也许就会突然萌生一种明确的信念,并且这与先前的信念是矛盾的。
人们在选择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借助别人的判断来完善自己的选择,可以使用信息层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从众行为,也可以解释故事基本面价值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的现象,因为只有少数人真正对大盘形势作出了判断,而大部分人只是跟风而为。
交互式的、新型的的交流平台会起到扩大人际间信息传播的作用,这有可能加速了投机性泡沫的蔓延,没有这些新型交流平台的产生,对股市的狂热就不会得到这么迅速的传播,我们还要研究为了公众利益,如何规范这些新媒体的使用。
三、其他因素
(一)诱发因素
1.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
建国后,我国一共经历了三个生育高峰,分别是1950-1957年、1962-1973年、1981-1990年,80后已逐渐成为我国投资消费的主体,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其他历史事件,并且其出现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的育龄妇女数量众多,所以其行为往往是风险偏好的,其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形成了正向影响。
同时,人们意识到生育高峰会带来市场的繁荣并且将这一认识落实到投资行动中更可能是推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一大诱因。
2.通货膨胀及货币幻觉的影响
中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在上升,而公众所看到的股票市场的价格曲线往往是以名义货币价值来衡量的,由于存在时滞,人们可能还停留在过去的通货膨胀预期中间来计算实际利率,产生货币幻觉。即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很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了一部分上涨,而真实的市场上涨并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高。
2.交易成本下降
股票与房价的交易成本在不断下降,人们可以轻松的通过网上交易等方式实现交易,股票、房地产的换手率在不断上升,通过价格的透明化,释放更多信息,更有利于人们进行交易,从而推高了市场价格,促使非理性繁荣的增强。
3.赌博机会的增加
随着彩票等方式的普及,赌博机会增加。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在不断的变化和增强,人们更乐意进入高度波动的市场,并且赌徒心态会增加,从而会助推投资品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二)放大机制
蓬齐骗局
更多的时候,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还可以看作是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并不是人为操纵产生的泡沫,但实际上只是价格不断的通过反馈环而上涨,实体经济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历史上最早的蓬齐骗局发生于1920年,CharlsPenzi第一轮先骗取投资者的钱,然而他并没有将钱投向实体经济,并且其开始骗取第二轮投资者的钱来归还第一轮的钱,这样长期延续下去。成功的蓬齐骗局往往向投资者编造故事,表明赚大钱的可能性,然而其主要的收益率来自于新加入的投资者的投资。人们加入蓬齐骗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收到了正反馈环的影响,因为第一轮投资后的归还使得其投资预期发生变化。
四、政策建议
1.规范道德规范和职业标准:
自由市场的一个基本缺陷是,经济的繁荣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标准的衰退,直到一些丑闻暴露或者有巨大震撼力的事件出现,公众和政府才会采取行动,重新规范道德标准。人们会越来越忽视诚信,越来越不会承担责任。在出现泡沫时期,人们会迫于各种压力降低一系列执行的准则,这会进一步反作用于投机市场,使得道德风险进一步加深。
我们不仅要预测各种小规模、多数量的因素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还要估算他们共同作用时更为严重的综合效应。一种因素会通过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来引发其他因素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市场的繁荣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2.合理处理公平与怨恨:
由于收入分配日渐悬殊,而交易者们又莫名其妙的大发横财,因此公众舆论便会开始唾弃亲商主义思想。在1901年,商业怨恨导致了激进的反垄断主义者制定出法律和条例,从而终结了“利益共同体”的大繁荣时期;也恰恰是这种不平的怨恨导致了30年代的经济动荡。
另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在限制来自国外的、对本国的怨恨和排斥感,如一些高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等。
因此,我们更应该合理的处理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3.鼓励建设性交易、及时利用关闭市场等手段:
在股市价格急剧变化的时候关闭市场,这种关闭市场的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好让它们三思而后行,从而抑制股票下跌带来的恐慌。扩大交易市场,如鼓励国外的投资者投资本国股市,这样可以平衡异常的预期。
4.改进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旨在通过用几代人之间的契约性义务,来替代单个家庭成员与他人的契约关系,从而缓和共担经济风险制度存在的矛盾。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推崇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家庭共担经济风险制度。家庭共担经济风险制度的问题在于,她具有不可靠性,家庭成员可能会过早的死亡,或者到了法定年龄不愿履行义务。所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抵消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利益就等于损失了几代人之间需求的平衡感,家庭仍旧是几代人之间最基本的风险管理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