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晓燕、田旭)6月6日,鸣凤镇第三代表小组在双利村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6月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本次活动以“5号民意汇 共话民生事”为主题,通过“代表接访+部门联谈+现场办公”模式,推动民生诉求从“纸面清单”迈向“实地解决”,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民意零距离,代表接访室里听民生。上午8点半,镇人大代表周立新、王旭在双利村代表活动室准时接待来访群众。“凤山社区农田水利设施要修缮”“发改局家属楼加装电梯方案卡在哪”“双利排洪沟得尽快整治……”居民余先菊等人带着具体诉求前来反映,代表们手写记录形成“民情清单”,这些来自田间地头、居民楼院的真实声音,成为后续座谈的核心议题。 部门联动会,三大痛点现场“开处方”。活动开场,第三代表小组组长张惬通报办理进展。随后,镇人大副主席杨曲军领学《代表法》履职要点,为座谈会奠定法治基础。与会代表与群众聚焦农业设施短板、老旧小区“上楼难”、防洪治理三大民生堵点积极建言献策。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到场的县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问诊”:县农业农村局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解读政策并初步提出解决路径;县住建局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难点,剖析政策瓶颈,承诺将研究优化方案;县水利局直面双利大沟防洪隐患,分析问题成因,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闭环解民忧,从约定到实践的民生答卷。“代表要把群众呼声当‘哨声’,部门需将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泽忠强调,人大代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活动中反映的问题主动认领、限期解决、及时反馈,形成“收集-交办-解决-反馈”全链条机制,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5号来见面”的约定,到职能部门的“带着政策来解题”,鸣凤镇人大“5号见”活动正以其制度化、实效化的运作,生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让发展答卷写满民生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