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者曹登锋、蔡燕 通讯员朱晓燕、胡红霞
这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幸的孩子们有口不会说话,只能用手势来表达思想和感情;有脑却是反应迟钝,衣、食、住、生活这里……
这里,是一个爱的乐园。因为只有爱,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灵窗口,使这些迟开的花蕾接受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这里,曾经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今天的主人公——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琼,用慈母般的心肠,把全身心的爱奉献给这些特殊的孩子,用她这特殊的爱,使这些特殊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她育残的基石
2007年7月,张琼从普校调进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担任校长职务,从那一刻起,她以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追求着她的特教梦想,挑起了一副责任与爱心的重担!
“看到当时的环境和学生生活状况,心底就非常的触动。10月份我就开始向上级打报告,筹划学校搬迁的事,期间考察了很多地方,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直到2010年终于正式立项并开始筹建。”
张琼回忆说,从踏进特校大门的那一刻,看着这里的孩子或聋哑,或智障,或肢体残疾,一个个学生都拥挤在这没有正规的教室,没有标准的运动场,下雨就要“防涝”的偏僻小院落式的学校里,让她深深地感到这些孩子多么需要人们的关心与呵护啊!
于是,她心里就暗暗许下了一个承诺,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残障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身为学校负责人的她,学校移址新建谈何容易!但在她心里,让残疾孩子学习和生活好才是她最大的心愿。为了学校整体搬迁,她常年与一辆自行车相伴四处奔波。
2009年秋天,她因结石病需住院进行碎石治疗,可面对住院通知书,她却扔进了垃圾桶,选择晚上时间打针治疗,为了就是白天不耽误新校建设立项的事情,同时还坚持为学生上课、批改作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这些残疾孩子终于迁进了现代化的新学校,统一吃住,统一分发学生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用品,学生在校零收费。全新的学校让这些残疾孩子能阳光的生活,愉快的学习,在校倍感“家”的温馨!
全新的办学理念是她育残的根本
向自强,2014年县市推出的省级“美德少年”。先天的白内障让他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看清周围的东西,两次失败的手术留给他的仍是一个朦胧的世界,即使坐在教室第一排他也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字,但他对美术有特别的爱好。
张琼得知此事后,马上找到美术老师要求对他进行定向培养,为其购置美术材料和画笔,帮助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之路。向自强在宜昌市第四届青少年艺术节小学生现场书画大赛中获A类金奖。
向自强的成长,得益于张校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办学理念。而此理念受惠的又何止向自强一人呢?智障生余姣、宋绍阳、张宇、韩厚杰等对绘画都有着特别的爱好,张琼在学校大力推广、创办书画特色教育,让众多的孩子走进美术世界,多名学生多次获奖,取得了丰硕成果。!
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张琼还在学校组建了羽毛球、乒乓球、手工制作、废物利用等各种文体活动兴趣小组,让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
“我们的学生都是不同程度的智障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创办特色教育,就是想让这些孩子在特校不仅学文化,还可以学一些技能,将来走入社会之后,不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张琼介绍说。
率先扮演双重角色诠释她育残的价值
在学校管理中,张琼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据介绍,她率先在学生餐厅帮厨,在校内值夜班,当起了24小时的全职母亲,一值就是两个星期。
她一遍又一遍地教新入学的向玉洁等上厕所、洗手、洗头、洗澡;手把手地教多重残疾的覃洋等站立、坐、走的姿势,带着他们认识教室、餐厅、厕所、操场,熟悉学校环境。
2008年12月,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深人静。多重残疾的学生谭思亮生病了,张琼和值班老师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往医院,打上点滴时,已是凌晨2点多。
当医生告诉她“幸亏送的及时,要不孩子就有生命危险”时,她才松了一口气。张琼像母亲一样关心照顾着这些残疾孩子:学生想家,她忍着学生的乱抓乱咬,抱着他、陪着他;学生不吃饭,她哄着与他一起共餐;学生不睡觉,她陪在床边,轻轻拍着,直到他进入梦乡。
记不清,多少次,她驻足学生床前,为他们盖好被子;多少次,她护送孩子,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多少次,她亲自给他们洗头、洗澡、剪指甲;多少次,她为智障孩子擤鼻涕、擦屁股;多少次,她把家里的衣物和用品带给那些贫困的残疾孩子……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她“妈妈”!
远安特校的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张琼为“妈妈”!
记不清,多少次,张琼驻足学生床前,为他们盖被子、穿鞋子.......
张琼在学校组建了羽毛球、乒乓球、手工制作、废物利用等各种文体活动兴趣小组
张琼为学生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