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注册,享受更多功能!查看帖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者:黄魁、陈大春 通讯员:宋赟、周鑫玉
在嫘祖镇荷叶村二组,有一位朴实的农民,无私奉献,默默照顾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三十多年,他的名字叫丁卫民。 今年90多岁的陈淑兰终身未育,老伴因病去世多年,一生孤苦无依,是嫘祖镇荷叶村的一位孤寡老人。 老人家听力不佳但头脑清晰,每当有人上去找老人家谈话时,老人总是说“有事找卫民”。她口中的“卫民”,便是住在离她家2公里以外的荷叶村村民丁卫民。 在丁卫民的记忆里,由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和陈淑兰关系甚好,小时候经常见到陈淑兰。1989年初,陈淑兰摔伤了,无人照料,看见受伤的陈淑兰老人,就让丁卫民想起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并且萌生了照顾陈淑兰老人的想法。 有了照顾老人的念头并付诸实践,一坚持就是数十个春秋。这些年里,丁为民给了陈德淑老人最温暖的关爱。老人行动不便,每天他都会来到老人家里,帮着做家务,为老人挑水、洗衣、做饭,上山捡柴火。逢年过节,送年糕、礼物和自己产的水果,没有一样落下老人。老人想吃什么,需要什么,丁卫民总会第一时间给老人送去。 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寻医问药、低保办理等纷繁复杂的事情,都是丁卫民忙前忙后的跑着。老人的事儿就找卫民,这在荷叶村干部群众当中已成为一种默契。“我们村里对这个孤寡老人的照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我们总结了这么个经验,也就是老人常跟我们说的,有事找卫民。” 荷叶村党支部书记说道。 做一件好事或许并不困难,但是一件好事坚持三十年,丁卫民默默承受了很多。 2006年11月,陈淑兰老人上街时不慎摔倒,怎么也爬不起来。正在望家蚕茧站上班的丁卫民闻讯后,立马放下手上工作,请假赶到老人家里,将老人背到村卫生室治疗。 这次摔倒导致老人右股骨受伤,需要消炎静养,老人在床上一躺就是2个月。 俗话说:“床上的病人,床下的罪人。”2个月里,丁卫民成了老人生活的全部依靠。他每天往返于自己家和老人家中,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兼顾家里。 陈淑兰老人常常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自责不已,认为拖累了卫民一家,但丁卫民每每总是宽慰老人的心,给以老人无微不至的精神慰藉和活下去的信心。 “这辈子,我虽没有孩子,但却有着比孩子更亲的儿子,没有为民我不可能活到现在!”谈起丁卫民,陈淑兰老人泪水盈满眼眶。 丁卫民的家庭在村里也不算富裕,父母早逝,1972年在村组里做会计,因为工作勤恳,1975年到1986年被选拔为村会计,1986年到到1989年到望家乡食用菌厂担任厂长,1989年至今在望家乡民办检站从事蚕茧收购至今。 收入微薄的丁卫民,不仅要抚养膝下的一对儿女,繁忙时节连家里的农活都顾及不了。可是每当陈淑兰老人一有事,他总是会放下手中的活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身边。 “老人家身体不好,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什么比得了妈的身体重要。”丁卫民经常这样对妻子郑发翠说。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母子,很多人不理解,有村民说他“憨”,有时候妻子也会埋怨几句。 可是丁卫民总是无怨无悔,不仅如此,丁卫民还带动全家人一起来照顾陈淑兰老人。他教诲两个孩子从小就要敬老养老,如今孩子已长大成人,每年回家都会去看望陈淑兰老人,亲切的称呼老人为“奶奶”。 在丈夫和子女的熏陶下,郑发翠也理解了丈夫的言行,并和丈夫一起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起居。如今,定期帮助陈淑兰老人洗被褥、送饭送菜也成了郑发翠的工作之一。 “过去家里过的苦,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也遭到其他人的闲言碎语,有过埋怨,可是我心里明白他做的是对的”,谈及丈夫34年照顾陈淑兰老人的事迹,郑发翠不禁也流下眼泪。 30多年来,陈淑兰老人在他的照顾下享受到了晚年的幸福。村里人也都感念丁大哥的厚道,当初的闲言碎语都已消散,如今人们提到丁卫民,都无不为这位朴实善良的庄稼人感到佩服和敬仰。 来源于湖北远安网讯 |